时间因子是标识并注明网站页面内容信息的时间属性,起到SEO时效性的作用,而且对原创保护也是有好处,现在所有的搜索引擎都是要求网站必须有明确的时间因子,尤其是内容页面是必要的属性。
以上示例图是参考头条搜索的提示,时间因子设置在落地页中,然后等待头条蜘蛛的抓取分析。
百度的时间因子跟头条的策略不一样,具体如下:
百度搜索推出《百度搜索落地页时间因子规范》,开放对落地页时间因子的提取规范,满足搜索用户的浏览体验,同时避免站长造成损失,实现共赢。
时间因子提交格式:PC和移动端页面仅支持JSON-LD格式提交时间因子。
可复制参考效果如下:
"pubDate": "2017-06-15T08:00:01",
"upDate": "2017-06-16T01:02:03",
"lrDate": "2017-06-17T09:10:11",
注意:
1、此代码与熊掌ID后台中页面改造所使用jsonld代码为同一套代码,如熊掌ID页面改造中已注明时间,无需多次在页面中备注时间
2、若没有开通熊掌ID,appid可选择“否”
时间因子字段命名:
要求:移动站要求同时提交熊掌ID的appid,提升时间因子可信度;PC端暂时不要求提交熊掌ID的appid。
页面提交时间因子规范:
根据不同的页面类型,用户需要参考的时间不同。以下根据不同的页面类型,建议优先提交不同的时间。
从百度的给与的参考示例可以看出,百度搜索是主动提交页面的形式,我们可以把时间因子编辑在自动提交API中一起即可。
国外及其他搜索引擎如何添加页面的时间因子?
可以使用通用的OG协议,如下代码示例:
<meta property="og:release_date" content="2021-09-26T13:52:03+08:00"/>
<meta property="article:published_time" content="2021-09-26T13:52:03+08:00"/>
第一项是页面发布时间,第二项是文章发布时间,理论上是一样的,但是可以共同使用。
如果你的网站经常有原创文章发布,建议你用上符合搜索引擎的时间因子,因为对SEO优化还是有作用的。